南朗黨員開闢“初心菜園”,種植馬鈴薯等送困難羣眾。 本報記者 孫俊軍 攝
寒冬臘月,走進南朗鎮泮沙村的10畝菜地上,一壟壟馬鈴薯葉子葱葱蘢蘢,綠意盎然。這塊菜地,是南朗鎮泮沙村駐村工作組、泮沙村黨總支部積極組織帶動基層黨員參與糧食志願公益行動的產物。
該黨建項目自設立起,南朗鎮泮沙村駐村工作組、泮沙村黨總支利用泮沙約10畝的空閒地,組織駐村工作組及村“兩委”幹部積極做好前期籌備工作,除了對接鎮農業等有關部門、諮詢專業人士意見,在農田選址、種子配備、種植技術、種植流程等環節做好規劃外,還廣泛發動黨員積極參與,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從撿拾稻稈、馬鈴薯切種、整地開溝到播種、施肥,泮沙村一個個穿着紅色馬甲的黨員志願者們不怕辛苦、頭頂太陽、分工合作,以實際行動詮釋“擼起袖子加油幹”、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在種植馬鈴薯過程中,我們全部使用有機肥,不施化肥和農藥。馬鈴薯長成採摘後將免費發送到全村五保户、殘疾人、孤寡特困家庭,用於公益扶貧,進一步密切黨羣關係。”南朗鎮宣傳辦主任程健德告訴記者,作為農村黨員幹部,如何在主題教育中踐行初心和使命?菜園種植蔬菜就是踐行初心的一種方式,菜園可以作為黨員幹部為民服務的基地,通過在菜園的勞動、蔬果的種植、蔬菜免費發送,可以增強黨員幹部身體力行的服務意識,密切黨羣幹羣關係。
如今有些長勢較好的地塊已經長出馬鈴薯,預計春節前多數地塊都將有收穫,但是如何讓近1萬公斤的馬鈴薯有更好的收益,幫助更多貧困百姓,正是他們思考的問題,“前期從選種、種植到澆灌的費用都是黨員墊付的,我們希望有更多人蔘與到這一公益活動中,比如説開展親子收穫體驗等活動,讓馬鈴薯有個好價格,反哺全鎮更多的困難家庭。”程健德表示。